全自動96針洗板機作為酶聯免疫檢測、細胞培養等實驗的關鍵設備,其清潔與消毒質量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,需通過標準化操作杜絕交叉污染風險。?
日常清潔流程需在每次實驗后立即執行。首先排空廢液桶與清洗液瓶,用去離子水沖洗管路3次(每次50mL),避免殘留試劑結晶堵塞針孔。拆卸針架與定位板,用軟毛刷蘸取0.5%中性洗滌劑溶液輕柔刷洗針外壁,重點清除針孔處的蛋白殘留,再用去離子水沖洗至無泡沫,較后用壓縮空氣(壓力≤0.2MPa)吹干針孔內水分。清潔完成后,將針架復位并運行“空洗程序”,確保8通道針出液均勻(流量偏差≤5%)。?
深度消毒操作需每周定期進行。采用75%醫用酒精循環消毒:將酒精注入清洗液瓶,設置清洗次數5次、浸泡時間30秒,讓酒精充分接觸管路與針內壁;消毒后用去離子水沖洗管路6次,避免酒精殘留影響后續實驗。對于檢測過生物危害樣品的設備,需先用1%次氯酸鈉溶液(有效氯含量1000mg/L)循環消毒2次,間隔10分鐘后再用酒精二次消毒,確保滅活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。消毒過程中需佩戴護目鏡與手套,防止消毒劑接觸皮膚。?
特殊污染處理需針對性應對。當檢測含放射性同位素或強腐蝕性試劑后,應立即用專用中和劑(如含硫代硫酸鈉的去離子水)沖洗管路,再執行常規消毒流程。若發現針孔堵塞,切勿用金屬絲疏通,應將針架浸泡在10%硝酸溶液中2小時,再用高壓去離子水反向沖洗(壓力0.3MPa),直至所有針孔出液順暢。處理完畢后,需通過“針孔校準程序”驗證針頭位置偏差(應<0.1mm),避免影響洗板精度。?

維護保養輔助措施不可忽視。每月需檢查密封圈老化情況,發現裂紋或彈性下降時及時更換,確保針架與管路接口密封完好。廢液桶需每周用5%碳酸氫鈉溶液浸泡消毒,桶蓋密封圈定期涂抹食品級硅脂保持彈性。設備外部用蘸有75%酒精的無塵布擦拭,控制面板避免使用液體直接噴淋。建立清潔消毒臺賬,記錄每次操作的時間、操作人員及消毒試劑批號,便于質量追溯。?
通過嚴格執行上述規范,可使全自動96針洗板機的交叉污染率控制在0.1%以下,洗板殘留量≤0.01μL/孔,為實驗結果的可靠性提供堅實保障,尤其適用于臨床檢驗、藥物篩選等對污染控制要求嚴苛的場景。